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案例 > 《尊师》

《尊师》

2021年06月28日 16:05:02 来源:网校空间 访问量:342

小学校本课程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第二册

尊师》教学案例

      张丽娟

教材分析

教材第一篇讲仁爱”为主题,精选经典古文佳句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学生通过对经典古文佳句的学习、背诵,深入理解其含义了解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的相关知识,丰富文化积累, 体会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的博大精深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课由单元导入,突出主题学习,图文并茂,直观形象,通俗易

懂,使学生在诵读、学习经典古文佳句的过程中,体会体会尊重师长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本课分三个环节:一是教学内容,分为:原文、释义、故事、感悟;二是体验活动;三是反思评价。其中,课文中的插图形象地再现了“程门立雪”的场景,从图上可以看出浓浓的师生情。通过观察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教学,教育学生要学习杨时热爱学习,虚心求教,尊敬老师,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

学情分析

学生情感日益丰富,学习能力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风格,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的探究兴趣浓厚。因此,课堂上我创设教学情境将文本生动形象展现给学生,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定教”,突出践行环节,关注过程体验,倡导多元化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以探究,交流,合作为基本方式,使学生在诵读、学习讲仁爱美德故事过程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博大精深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爱国情感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背诵尊师的经典古文佳句,并能理解其含义,并能讲述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程门立雪》。

2、过程与方法:在参与角色扮演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尊重师长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合作意识,在活动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教学重点
背诵尊师的经典古文佳句,并能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
能讲述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程门立雪》。

    教学关键

引导学生在参与角色扮演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尊重师长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教法与学法

教学时主要采用讲授、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讲仁爱”为主题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教师制作幻灯片(课件)、视频。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情导入

1、第一单元主题是什么?(讲仁爱)课件

2、师:是啊,“讲仁爱” 就是要有爱人之心,要替别人着想将心比心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根源是仁政、和合、大同的政治理想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基础。

3、《吕氏春秋》中说:圣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意思是:圣人贤者,没有不尊重老师的。

4、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尊师》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单元主题和经典古文佳句导入,使学生体会尊重师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对美德故事的探究。)

二、诵读经典感悟美德

1、中国自古以来最为尊奉的是“天帝君亲师”,人们把师与天地君亲并重,足可以看出我国自古以来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还有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2、下面我们来学习《荀子·大略》,出示原文: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荀子·大略》

1)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读。

2)谁能说说这首古文的意思吗?生练习说。出示释义:国家要兴旺发达,必须发自内心地尊师重道。重视教师,国家的法律就有约束力。

3)指读,背诵练习。

4)这首古文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

5)小结:是啊,这古文是说:国家要兴旺发达,必须发自内心地尊师重道。重视教师,国家的法律就有约束力。谁能背诵,指生背诵

6)这首古文的作者是荀子,你对他了解吗?学生介绍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背诵尊师的经典古文佳句,理解其含义,并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激发学生发自内心地尊师重道

三、自主学习,阅读故事  

1、下面阅读小故事《程门立雪》。

1)学生自读“程门立雪”,勾画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2)指生读。

3)感情朗读。

4)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悟?学生交流。

5)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尊敬师长的小故事。

6)全班汇报表演。评价:认真、积极、自信、合作、交流、创新

7)汲取其他组的长处,重新编排故事。

8)结合小故事,谈谈对杨时人物品质的理解。

(杨时:喜好钻研学问,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

9)小结:杨时这种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求教,老师,是给予学生第二次生命的人。学会尊重给你知识、改变你命运的人吧如果不是老师这根明烛,我们也许永远不知道知识的美丽。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阅读故事,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感悟人物品质。参与角色扮演活动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讲故事的基调,训练表达,培养语感,体会尊重师长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养合作意识,在活动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四、躬身自省,反思评价

1、同学们,你们对这节课知识了解了吗?你的表现如何?

下面请同学们自读“反思评价表” ,看看自己做到了哪些?每一项你能得到几颗星?

2、学生进行评价,同学进行评价。

3、教师进行评价。

4、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反思评价不仅提高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的热情,还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整合互动。也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的兴趣。 )

五、回归课题,升华情感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升华情感:古人云:“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希望同学们要有爱人之心,要替别人着想将心比心以杨时为楷模,谨遵师训,尊师敬师,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立志成才。

设计意图:回归课题,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思考的空问,在学生动脑动口的基础上,感悟杨时和程老师的优秀品质,从而升华学生尊重师长的情感。)

四、板书设计

   

 

 

《尊师》教学反思

 

这个单元讲仁爱”为主题,使学生知道要有爱人之心要替别人着想将心比心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根源学生通过对经典古文佳句的学习、背诵,并理解其含义了解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的相关知识,丰富文化积累, 体会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的博大精深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课教学设计分为五个环节。

1)创设情境,情导入。由单元主题和经典古文佳句导入,使学生体会尊重师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2)诵读经典感悟美德。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背诵尊师的经典古文佳句,并能理解其含义

3)自主学习,阅读故事。从读中感悟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读出对杨时尊敬和赞美之情。然后,将课文进行角色扮演朗读,以读带讲,理解故事内涵。经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表演,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表演等多次反复的角色扮演参与角色扮演活动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杨时热爱学习,虚心求教,尊敬老师,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

 (4)躬身自省,反思评价。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要面向全体学生。能结合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评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以激发学生认真、积极、自信、合作、交流、创新等能力。

5)回归课题,升华情感。学生在畅谈收获中感悟杨时和程老师的优秀品质,从而升华学生尊重师长的情感。

编辑:张丽娟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庄河市徐岭镇中心小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庄河市徐岭镇中心小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