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第二册
《尊师》教学案例
张丽娟
教材分析
教材第一篇以“讲仁爱”为主题,精选了经典古文佳句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学生通过对经典古文佳句的学习、背诵,深入理解其含义,了解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的相关知识,丰富文化积累, 体会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的博大精深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课由单元导入,突出主题学习,图文并茂,直观形象,通俗易
懂,使学生在诵读、学习经典古文佳句的过程中,体会体会尊重师长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本课分三个环节:一是教学内容,分为:原文、释义、故事、感悟;二是体验活动;三是反思评价。其中,课文中的插图形象地再现了“程门立雪”的场景,从图上可以看出浓浓的师生情。通过观察插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教学,教育学生要学习杨时热爱学习,虚心求教,尊敬老师,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
学情分析
学生情感日益丰富,学习能力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风格,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的探究兴趣浓厚。因此,课堂上我创设教学情境将文本生动形象展现给学生,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定教”,突出践行环节,关注过程体验,倡导多元化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以探究,交流,合作为基本方式,使学生在诵读、学习“讲仁爱”美德故事过程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体会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博大精深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增强爱国情感。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背诵尊师的经典古文佳句,并能理解其含义,并能讲述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程门立雪》。
2、过程与方法:在参与角色扮演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尊重师长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合作意识,在活动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教学重点
背诵尊师的经典古文佳句,并能理解其含义。
教学难点
能讲述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程门立雪》。
教学关键
引导学生在在参与角色扮演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尊重师长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教法与学法
教学时主要采用讲授、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讲仁爱”为主题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教师制作幻灯片(课件)、视频。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第一单元主题是什么?(讲仁爱)课件
2、师:是啊,“讲仁爱” 就是要有爱人之心,,要替别人着想,将心比心,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根源,是仁政、和合、大同的政治理想和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基础。
3、《吕氏春秋》中说:圣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意思是:圣人贤者,没有不尊重老师的。
4、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尊师》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单元主题和经典古文佳句导入,使学生体会尊重师长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对美德故事的探究。)
二、诵读经典,感悟美德
1、中国自古以来最为尊奉的是“天帝君亲师”,人们把师与天地君亲并重,足可以看出我国自古以来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还有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2、下面我们来学习《荀子·大略》,出示原文: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荀子·大略》
(1)教师范读、学生练读、指读。
(2)谁能说说这首古文的意思吗?生练习说。出示释义:国家要兴旺发达,必须发自内心地尊师重道。重视教师,国家的法律就有约束力。
(3)指读,背诵练习。
(4)这首古文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
(5)小结:是啊,这首古文是说:国家要兴旺发达,必须发自内心地尊师重道。重视教师,国家的法律就有约束力。谁能背诵,指生背诵。
(6)这首古文的作者是荀子,你对他了解吗?学生介绍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背诵尊师的经典古文佳句,理解其含义,并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激发学生发自内心地尊师重道。)
三、自主学习,阅读故事
1、下面阅读小故事《程门立雪》。
(1)学生自读“程门立雪”,勾画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2)指生读。
(3)感情朗读。
(4)读了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感悟?学生交流。
(5)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尊敬师长的小故事。
(6)全班汇报表演。评价:认真、积极、自信、合作、交流、创新
(7)汲取其他组的长处,重新编排故事。
(8)结合小故事,谈谈对杨时人物品质的理解。
(杨时:喜好钻研学问,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
(9)小结:杨时这种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求教,老师,是给予学生第二次生命的人。学会尊重给你知识、改变你命运的人吧,如果不是老师这根明烛,我们也许永远不知道知识的美丽。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阅读故事,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感悟人物品质。在参与角色扮演活动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讲故事的基调,训练表达,培养语感,体会尊重师长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养合作意识,在活动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四、躬身自省,反思评价
1、同学们,你们对这节课知识了解了吗?你的表现如何?
下面请同学们自读“反思评价表” ,看看自己做到了哪些?每一项你能得到几颗星?
2、学生进行评价,同学进行评价。
3、教师进行评价。
4、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反思评价不仅提高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活动的热情,还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的整合互动。也增强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的兴趣。 )
五、回归课题,升华情感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升华情感:古人云:“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希望同学们要有爱人之心,要替别人着想,将心比心,以杨时为楷模,谨遵师训,尊师敬师,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立志成才。
(设计意图:回归课题,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思考的空问,在学生动脑动口的基础上,感悟杨时和程老师的优秀品质,从而升华学生尊重师长的情感。)
四、板书设计
《尊师》教学反思
这个单元以“讲仁爱”为主题,使学生知道要有爱人之心,要替别人着想,将心比心,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根源。学生通过对经典古文佳句的学习、背诵,并理解其含义,了解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的相关知识,丰富文化积累, 体会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的博大精深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课教学设计分为五个环节。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由单元主题和经典古文佳句导入,使学生体会尊重师长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2)诵读经典,感悟美德。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背诵尊师的经典古文佳句,并能理解其含义。
(3)自主学习,阅读故事。从读中感悟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读出对杨时的尊敬和赞美之情。然后,将课文进行角色扮演朗读,以读带讲,理解故事内涵。经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表演,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表演等多次反复的角色扮演,在参与角色扮演活动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表演中体会杨时热爱学习,虚心求教,尊敬老师,尊重他人的优良品格。
(4)躬身自省,反思评价。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要面向全体学生。能结合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评价,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以激发学生认真、积极、自信、合作、交流、创新等能力。
(5)回归课题,升华情感。学生在畅谈收获中感悟杨时和程老师的优秀品质,从而升华学生尊重师长的情感。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