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剪纸 > 巧手剪天地 慧心育栋梁

巧手剪天地 慧心育栋梁

2013年12月27日 14:07:56 访问量:910
巧手剪天地   慧心育栋梁
                              ——浅谈剪纸教学的育人功能
剪纸是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也是小学艺术、美术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将这一民族瑰宝引入教学中,深受学生尤其是农村孩子的欢迎,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剪纸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呢?我认为只要善于挖掘剪纸的育人因素,遵循教育规律,合理安排活动内容,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实施剪————学联姻,就一定会使这一传统艺术在教育园地中发扬光大,也一定会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提供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挖掘育人因素,发挥育人功能 。
1、审美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剪纸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学生每创作一幅剪纸作品,必然融注自己某种美好的情感。因此,学生学习剪纸的过程,也是培养他们学习生活、丰富阅历、增长见识的过程,培养他们做有心人,鼓励他们走进生活、亲近自然,提高审美能力。比如,以为主题的剪纸,我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眼中的春天,甚至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寻找校园的春天,调动想象,激发他们心中美好的情感,于是,学生的巧手下,微风中轻拂的杨柳,几只小鸡在土中捉虫,含苞的花朵,一幅幅栩栩如生,妙趣盎然。总之,学生在情感的推动下,依靠想像力的作用,并循着特定的逻辑,将它们改造成新的审美意象,这无疑是审美的鉴赏能力、创造能力的充分体现。
2、个性培养使学生健康发展。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之间存在着智力、性格、气质等许多方面的个性差异,而每幅剪纸作品都有着学生的个人形象和心灵明晰的影子,真所谓画如其人。在剪纸教学中,能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提出不同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正确引导,学生会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一幅剪纸作品将会毫不掩饰地暴露出作者的内心世界,充分流露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有的细腻,有的粗犷,不拘一格。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3、动手操作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幅度提高。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小学生不能只限于对知识的掌握,还要具备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的能力。只有形成一定的技能,才能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才有助于掌握相关知识,促进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剪纸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剪纸学习中,学生首先要对周围事物进行实地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然后确定创作素材,勾勒剪纸画稿,最后再依据画稿动手剪刻。在剪刻的过程中,应做到眼要看得准、手要把握稳,这样 ,通过眼睛的观察、大脑的构思和双手的剪裁,使多种感官协调一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同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选择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方法,如游戏法、故事法、歌谣、剪纸添画等不同形式来进行民间剪纸艺术教育活动。如:用剪出的人物、动物制成有趣的皮影戏来操作游戏;引导学生用剪出来的各种头饰,进行表演活动;用剪出来的各种面具打扮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化妆舞会等等。这些活动容易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也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在内容的选择上,首先选择较为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试手。如:字是典型的轴对称剪法,而且都是直线剪法,训练时可以从有痕到无痕。还可以引导学生变魔术,让学生在原作品上略加一些剪纸语言,如锯齿纹、月牙纹等把喜字中的变成空心圆、变成人物的眉毛、眼睛,这不但增加了曲线剪法,而且使图案更加美丽,富有情致。不少同学学会了喜字、福字等的剪法后,还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这样,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4、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而剪纸作品是学生根据观察、理解、想像组合而创作的,因此,将剪纸运用于教学中,学生会更乐学、好学,会学得更好。在进行剪纸教学时,教师的作用是诱导学生领悟,要留有疑点、空白处,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和思考。就像欣赏剪纸作品时,教师可以和学生在剪纸的图形上一起做探讨,让学生说说对于剪纸图形的看法和感受。这样不仅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也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如:植树节让学生剪各种形状的树、树叶;.儿童节联欢,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喜欢的、有创意的表演服装、道具;国庆节剪贴国旗、剪窗花;元旦举办剪纸作品展览等。使学生有成功的愉悦感,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动力,进而产生学习兴趣。
二、优化育人渠道,提高育人效果 。
  1、剪纸与德育相结合 
德育在小学素质教育中居首要地位。针对剪纸艺术具有贯穿性、渗透性和蕴含性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多项德育要求,充分运用剪纸形象地体现它的教育内容。如我爱祖国文明要求一二三等,又结合生活现象和节日鼓励学生编创剪纸内容,润物无声,学生创作、绘画、剪刻的过程,就是头脑中高尚与低劣、正确与错误的思想斗争的过程,作品完成之时也就是学生良好思想意识形成之时。师生还可以将一幅幅剪纸作品布置在剪纸角和橱窗内,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剪纸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美术,从大量的民间剪纸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动人民惊人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乐观精神。由此看来,剪纸的学习在美术教育中其意义之深远是不可取代的。
2、剪纸与学科课程相结合 
剪纸作品是客观事物的形象再现,且富有情趣。在语文教学中,将学生的剪纸作品作为直观教具,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背诵语文精彩片段,容易把学生带入意境,引入某种特定的语境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感悟,创作一幅剪纸作品,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类诗歌就是我们教学中经常利用的题材,借助想象,把语言文字转化成具体可感的形象,再通过学生的巧手,裁剪出来,在动手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学生的剪纸作品童趣盎然,也是练笔的好材料。在作文教学中,可依据小学生的思维规律,围绕作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将清新活泼的剪纸艺术与作文教学巧妙结合,以艺术的感染力诱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以合理丰富的想像,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语言表达,提高学生剪与写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也能充分发挥剪纸的积极作用。一是以剪激趣,寓学于乐。运用剪纸,变换练习形式,使形式新颖、有趣,学生则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兴趣;二是以剪助教,强化双基。也就是说,可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剪出栩栩如生的人或物,并通过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等多种方法,为学生提供感知物体的表象,从而去感知物体的量和形;三是以剪促学,学以致用。对所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剪一剪,折一折的办法,从数和形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剪纸与活动课程相结合 
  活动课程的宗旨是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培养健康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剪纸作为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首先要立足普及,师生人人一把剪刀,一本剪纸册,每周定时开展活动,班班有提高组,学校有特长班;其次注重辅导,邀请剪纸专家进行辅导、讲学,定期举办竞赛活动,评优、发奖、定称号,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 
    在新的教育形式下,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多的被人们重视,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美术也是如此。现代的美术教育就是要强调与其它学科的融合,这样不仅进行了本学科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样才能有好的教学成果。近年来我校的学生在各级各类的剪纸比赛中,遍地开花,硕果累累,仅2012年,在第九届大连市科技文化艺术节中,我校就有20余人获得奖励,10余名学生获一等奖。在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中国(香港)国际剪纸学会共同主办的童趣的飞翔.首届全国儿童剪纸展活动中,我校六年级学生周蕊如的《美丽的家园》获优秀奖,刘美艳的作品《畅想未来》获三等奖。就不一一枚举了。
美术可以辅翼道德。实践证明:在剪纸教学中发挥育人功能,不但使学生们得到了美的熏陶,为今后形成良好的品质奠定了基础,还起到了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作用。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将继续在剪纸教学中开掘剪纸艺术的魅力,用知识教桃李,用人品育栋梁,让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世代相传。
 
            

  滕国义

编辑:宋黎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小学低年级剪纸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索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庄河市徐岭镇中心小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联系地址:庄河市徐岭镇中心小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