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剪纸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庄河市徐岭镇中心小学 高勇
剪纸作为庄河古老而富有乡土气息美术样式,成为了最普及、最受欢迎的艺术品种。剪纸是一种装饰艺术,它将彩纸剪刻成各种人物、动物、花卉、或日用品等各种纹样,贴挂在居室的门、窗、墙及家具,用来美化环境,烘托气氛,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因为剪纸的工具简单、易学受到庄河人普遍的喜爱。因此我们学校把剪纸作为一个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一个切入点。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剪纸有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主动运用多种感官积极地探索,促进剪纸潜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生活环境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学生多数对鱼、蝴蝶、小兔等小动物是最感兴趣的,于是我经常有意识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各种动态的民间剪纸动物。让学生感受民间剪纸艺术的丰富多彩。同时,让学生们欣赏不同年级学生的剪纸作品。在学生啧啧称奇时顺势引导:“只要努力我们也可以做出这么漂亮的作品。”平时指导学生剪纸中,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自由,且利于交流的氛围。鼓励学生毫无拘束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及艺术创作,并及时给予赞扬。体验成功,激发剪纸的兴趣。在动手、动脑、动眼的同时,发展手部肌肉灵活性又满足了学生好动、好玩的天性。剪纸的时间短,效果显而易见,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对剪纸活动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为目标。我让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平时多关注报刊、杂志上的剪纸作品,搜集起来,研究别人是如何设计、剪刻、取名的,自己要试着剪得比他更好。了解剪纸的艺术语言,用剪纸的手法来表现事物。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以后在进行命题创作时胸有成竹。使他们养成多看、多想、多动手的习惯,平时多积累,剪纸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四、培养细心耐心的能力
剪纸可以提高学生手脑协作能力使学生的手部小肌肉得到锻炼,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与精确性。在剪纸过程中要求先剪小的图案再剪大的图案,顺序是从里到外这样就会使学生的有意注意、观察的顺序性得到了发展。剪纸需要注意力集中,手眼协调,不断调整剪刀的运行方向及力度,才能剪出物体形象。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勇敢果断、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中国的艺术家从古至今都谨记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自然的这条真理。同样剪纸也是这样的。剪纸的题材除了先辈们创造的现成图案外,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有着更多的素材,山水树木、花鸟鱼虫,动物、植物和人物,都能成为剪纸的题材。因此,学生学习剪纸的过程,也是培养他们学习生活、丰富阅历、增长见识的过程,培养他们做有心人,鼓励他们走进生活、亲近自然,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养成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并把观察的生活环节加工、提升为艺术。在准备素材到完成作品过程中,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发现操作失误或者剪得不太理想的作品,我会婉转提出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并相信学生能做得更好,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提出表扬,通过互帮互学和比赛等形式评选优秀作品,让学生自行评选并找出可能的改进之处,并对好的作品进行表扬和奖励。
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剪纸课堂中学生安全是最主要的。因为剪纸需要刀和剪子作为工具。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提醒学生,不能乱动剪子和刀具,更不能拿着剪子或者刀具相互嬉笑打闹,在剪纸时,同学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近,不但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安全,更要注重同学的安全;教育他们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剪下来的纸屑最好放在桌子上,过后收集、打扫干净;注重细节的培养,让他们珍惜父母的劳动,勤俭节约,还通过进行边角料的再利用比赛,看谁浪费最少。
八、德育渗透
学习剪纸是艰苦的。初学剪纸的学生每刻一幅剪纸,手上都会磨起泡来,这时学生往往因为手痛而不愿再刻。
通过剪纸活动,学生得到了美的熏陶,促进了美感的形成,促进和发展了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提升了素质,同时也提高了学习能力,促进了其他学科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起到了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作用。开掘剪纸艺术的魅力
![]() |
![]() |
![]() |
![]() |
![]() |